1、设计意图:
大墅处于竹乡,随处可见的都是竹子,在婴幼儿1日日常,婴幼儿也能接触到许很多多与竹子有关的制品,日常无处不见的竹子自然也吸引着婴幼儿的竹艺,所以,为了使婴幼儿进一步获悉竹笋,我拓展了科学活动《剥笋》。通过活动的拓展,将竹子进一步渗透进婴幼儿的1日日常。
笋是孩子们日常熟知的东西,孩子们也常常能在家里或在婴幼儿园里吃到笋,但携带笋壳的笋孩子们未必都见到过,更没机会剥笋。通过这次活动,孩子们较深刻的认识到笋的外形特点,并且还认识了雷笋与毛笋两种,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。而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剥笋,即训练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也丰富了他们生活经验,了解剥笋壳要从底层剥起。孩子不只体验到了剥笋的乐趣,同时还获得了收获感!
2、活动目的:
1.认识春笋的外形特点与和竹子之间的关系。
2.了解剥笋的办法,进步婴幼儿的动手能力。
3.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。
3、活动重点:了解竹笋可以长成竹子www.youjiao5.com
4、活动难题:认识春笋的外形特点与和竹子之间的关系
5、活动筹备:
1.春笋、雷笋、毛笋的实物若干。
2.人手1~2个笋。
6、活动过程:
(一)谈话导入,吸引婴幼儿兴趣
1.认识竹笋。
小朋友们,你们看一看,这个是什么?你们认识吗?(竹笋)
真聪明,那你们了解笋是什么时间长出来的吗?
小结:每年的二3月份长出来的笋就是春笋。但春笋也有非常多种,今天余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雷笋和毛笋。
(二)认识笋的外形特点
1.察看雷笋和毛笋。
小朋友们,大家一块儿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笋。(同时出示雷笋与毛笋)
你感觉这两支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?(一个长长的,一个短短的;那个笋胖胖的)
2.通过触摸感受笋。
你们已经发现笋的长短大小不同了,目前请你来摸一摸他们的衣服有哪些不同。(这个胖胖的笋有毛;是小刺……)
那另外一支有没?(没)
小结:对了,这一支细细长长的笋就叫雷笋,旁边这支短短胖胖的笋就是毛笋,毛笋的笋壳上有毛。但它们有个一样的地方就是下面大,上面是尖尖的。
(三)介绍剥笋的办法
1.察看笋壳。
大家看见的笋外面穿了一层一层的衣服,这类衣服就叫笋壳,它们一层一层的把笋裹起来。
2.示范剥笋。
在剥的时候大家要从最下面开始剥起,要一层层的剥上去。在剥得时候要小心,把每层笋壳都要剥得干净。
3.察看笋的身体。
目前已经把笋壳剥完了,你们看笋的身体是哪种颜色的?(绿色的,白白的)
在笋的身体上有一节一节的东西,叫笋节。
4.了解笋与竹子的关系。
你们了解笋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吗?
小结:笋呀,是竹子母亲的孩子,笋长大了将来也会变成竹子,毛笋长大了将来就会变成毛竹。
(四)婴幼儿剥笋
1.每个人发一只笋,婴幼儿开始剥笋。(提醒:剥过笋后不可以用手去揉双眼或者擦到身上,剥完准时去洗手。)
2.婴幼儿剥笋,教师指导
3.婴幼儿剥笋成功,教师拍照记录孩子们的劳动成就。